1864年11月23日太平天国领袖洪仁玕逝世

----------
在161年前的今天,1864年11月23日 (农历十月廿五),太平天国“改革家”洪仁玕逝世。

.


.

[i]资政新篇[/i]
《资政新篇》这部充满西方化改革精神的治国方略,仅仅一万一千字,完全出自洪仁玕一人之努力。全文共分四篇。“用人察失类”,是主张团结奋斗的行政纲领;“风风类”,是移风易俗,改变传统中国不思进取、庸庸碌碌生活方式的主张;“法法类”,即“以法法之,其事大关世道人心,如纲常伦纪,教养大典,则以立法以为准焉”。“刑刑类”,即惩治顽民,严肃法制。洪仁玕还是尽量按《圣经》的原则来设立刑法。他不仅要求“善待轻犯”,而且对所有犯人都必须严格按照“一定之章程,一定之礼法,方不至妄生别议”。
其后三篇,是洪仁玕治国思想的精华。针对太平天国的现状,洪仁玕参照西方治国之策,意在否定《天朝田亩制度》冀图在落后的自然经济基础上消灭私有财产和贫富差别的空想,把发展经济的立足点转移到支持和依靠私人资本主义上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资本主义经济思路,使他成为鸦片战争后第一位明确提出变法维新思想的改革资政新篇家。
但是,太平天国和满清朝廷斗争的复杂性,使得洪仁玕的理想成为一纸空文。1864年6月1日,洪秀全在金龙城(天王府内城)中死去。40多天后,曾国荃的湘军攻陷天京全城,天王的遗体被挖出焚烧。洪仁玕等则突围而出,转战皖浙边界,9月底入江西,不久战败被俘。11月,洪仁玕、幼天王洪天贵福被杀于南昌。《资政新篇》成为天国之遗恨。
近百年来,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筚路褴褛,走过不少艰难曲折的道路。洪仁玕就是其中之一的杰出的代表。他所提出来的《资政新篇》——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全面革新的计划,不但早于洋务派和维新派,而且走在日本明治维新的前面。
[h2] 点评[/h2] 太平天国著名的领袖,出版了较为著名的著作《资政新篇》.

---------
共1页
下一条 上一条
---------
历史上的今天
便民服务
返回乐天网
07月05日[六]12:58